编者按: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为全面立体呈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的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凝聚全省上下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的磅礴力量,即日起推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专栏,聚焦县域产业、县城建设、风貌提升、改革赋能、社会参与等重点工作推出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敬请垂注。
位于“岭南第一山”罗浮山脚下,蜿蜒的环湖绿道串联起湿地、森林与农田等多个自然景点,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罗浮山空气很好,假期特意带小孩来游玩,同时还能体验中医药文化,感受历史人文魅力。”外地游客李先生笑着说。
今年“五一”假期,广东多地掀起农文旅消费热: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民宿“火爆”,一房难求;多个宝藏县域热门海岛游客如织,成为拍照网红打卡点;清远长隆森林温泉乐园全国首创的“动物+温泉”复合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5月1日至5月5日,全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295.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全省各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焕然一新的县镇村加快建设。
县镇旅游火热
文旅消费迸发强劲活力
“5月1日至5日,景区日均接待旅客超过5000人次,其中港澳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江门台山市北陡镇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吴福响介绍,受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带动,叠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多项通关利好政策影响,“五一”期间港澳旅客数量增幅明显。
今年“五一”假期,县域、镇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旅游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平台5月1日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成,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
江门台山是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当地沿海景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海旅游“热力十足”,各大沿海景区、酒店、餐馆人气持续高涨,接待旅客量较往年同期有所提升。

“五一”假期,江门台山市川岛镇凭借独特的滨海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受访者供图
“假期5天,川岛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6.4万人次,70%游客来自珠三角各大城市,港澳游客和外籍游客数量比往年有所增长。”台山市川岛镇副镇长崔宇健给出了一组数据。连日来,川岛各大沙滩人头攒动,游客尽情享受阳光、海浪与沙滩,餐饮店、酒店也迎来消费高峰。
从县域滨海旅游到国家级森林公园,广东各景区凭借独特且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成为不少游客“诗和远方”的度假首选。
步入罗浮山风景区,草木茂盛、绿意盎然。景区开展多场文化特色活动,不少游客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香牌。
“五一”期间,惠州市博罗县“上新”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共策划推出60余场文旅体活动,为游客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假日体验。
跨越山海的美景之外,多地还推出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旅活动,迸发出“文化+消费+旅游”深度融合的强劲活力。
揭阳古城围绕非遗展演、惠民集市、生态旅游等主题,推出52项特色活动,并以进贤门、揭阳学宫、丁日昌纪念馆等历史地标为依托,打造系列文化活动。“文化体验贯穿其中,让我觉得有满满的互动感。”摸青狮、看表演之后,来自东莞的韦女士点赞揭阳非遗演出。
而坐落于广州市从化区北回归线的国医小镇,则传承千年中医药文脉,通过“古韵”焕新,以“本草古集,沉浸式演艺”为主题,为游客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盛宴,“五一”当天入园游客破万人。

广州市从化区国医小镇在举行中医药文化活动。南方+记者 吴伟洪 摄
今年假期,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请到广东过五一”主题组织开展系列文旅活动,持续催热文旅市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全省各地共开展约3000场文化和旅游活动,县镇农文旅消费热潮进一步被点燃。
乡村民宿“出圈”
变农村闲置地为特色民宿
肇庆市德庆县新圩镇距离县城约6公里处,一座爱琴海小岛风情的蓝白色建筑巍然屹立,在一线江景中融异国风情与在地文化于一体。
这家名叫“西江蓝岸”的民宿,由原供销社旧厂房改建而成,在“五一”假期迎来客流高峰。“5月2号满房,‘五一’假期期间接待游客比上年上涨了约12%,其中池畔江景大床房最受欢迎!”该民宿的经理罗莹说。

西江蓝岸民宿“五一”假期迎来客流高峰。受访者供图
“五一”假期,旅游“热”带动民宿“火”。各地趁着旅游旺季,推出极具当地特色的乡间民宿,招揽游客。
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不少当地村民将老宅改造成夯土民宿,把荒地变成星空露营地,打造“烟火气”浓重的乡野民宿。“‘五一’前两周,我们十多间客房就全订满了。”当地经营民宿的陈老板展示手机订单,客人大多来自广州、深圳、东莞。
龙门县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目前全县共有温泉酒店景区12个、温泉酒店民宿260多家。
从国道G355线拐入龙门县高沙村的一条村道,一栋白墙镶嵌大幅玻璃落地窗的岭南风格民宿映入眼帘。这座名为“知返林·竹语间”的民宿共有29间客房,每间房都配套温泉暖汤,近期还获评龙华镇第一批星级温泉民宿“五星级”称号。
而在江门,由华侨老建筑活化改造而成的民宿成为不少游客深度体验当地侨文化的首选。走进江门台山市水步镇禾与荷精品民宿,大片青绿稻田映入眼帘,黑山羊、狮头鹅、宠物猫狗等萌宠和小朋友亲密互动,游客拿着咖啡拍照打卡。
这所前身是百年侨校的乡村民宿,在“五一”假期迎来客流高峰。该民宿负责人陈伟奇介绍:“假期前三天民宿就满房了,既有来自佛山、广州、东莞等大湾区城市的客人,也有来自省外的客人。”
挖掘活用闲置地等已有资源,将古村屋改造为特色民宿,积极探索“民宿+文旅”发展模式,成为多地民宿“出圈”的重要法宝。
从去年开始,德庆县持续全面摸排全县13个镇街的民宿资源点。德庆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还专门编制《德庆县民宿招商手册》,梳理闲置农房、古建筑、生态景观等可利用资源46处,推出“民宿+农业”“民宿+南药”等招商项目包10个,高质量乡村民宿发展驶入快车道。
抢抓项目工期
加快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走进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项目218线左潭至茶湖段改建工程现场,十几台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五一”假期,每天仍有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有序地配合着机械进行沥青铺设作业。
“该路段正在进行路面沥青面层施工,第一层下面层已完成,第二层面层正在有序施工,所有的工程量将于本月完工。”中建五局最美旅游公路项目(龙门段)县道218线负责人吕俊介绍。

惠州最美旅游公路博罗段即将完成建设,设置了专门的骑行道。 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五一”假期迎来旅行高峰,广东各景区抢抓项目建设工时,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水平。
总里程62公里的博罗段,近期也在加快建设。建成之后,这条总里程约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将以“8字形”串联起南昆山、罗浮山200多个景点,形成集文旅生活、休闲娱乐、商业消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阵地,为沿线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与此同时,该公路沿线的驿站也在抓紧建设: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正果驿站占地约27亩,目前已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作及大部分的填土施工,预计在5月完工交付;
位于白水寨大道旁的森林海驿站是森林海旅游度假区三期开发建设重点内容之一,计划今年全面开工建设,将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特色商品销售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罗浮山景区全新升级的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游人如织。受访者供图
如何将短时间蜂拥而至的“流量”转化为更长久的“留量”?不少景区开启设施升级改造工作,目的是让游客逛得下来、留得下来。
“五一”假期,茂名南海岛的疍家墟人潮涌动,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向游客教学茂名贝雕、捏面人、草编等传统非遗技艺。“来疍家墟,真的太惊喜了!活动精彩纷呈。”来自湛江的张先生说。仅假期前两天,这里接待游客人数就超过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倍多。“五一”假期,茂名疍家墟日均客流3万人次。
这背后,离不开近年来疍家墟持续进行景区整体提升。
疍家墟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创新运营模式,引入有经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投资项目、参与升级改造与整体经营,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谋划建好民宿一条街、星级酒店、主题公园。“接下来,我们将丰富场景供给,加快建设晏镜岭太空舱新型文旅产业示范基地。”
撰文:曾良科 林文通 廖钰娴 黄楚旋 叶芷晴 陈保良 周梁 刘舜欣 郑慧梓 唐楚生 张冰纯
统筹:彭琳
【作者】 曾良科;彭琳;林文通;廖钰娴;黄楚旋;叶芷晴;陈保良;周梁;刘舜欣;郑慧梓;唐楚生;张冰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