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国良)近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油菜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稻茬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进行了集成示范田间实收测产,采用两段式收割方法平均亩产183.41公斤。
“一次性收割是在油菜成熟度达90%时进行,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秸秆还田等工序。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便捷,能大大降低收割成本,作业效率高。”全国著名油菜专家、西南大学油菜团队主要负责人李加纳教授说,“两段式收割是在油菜75%—80%角果转黄时,先用割晒机割倒,经晾晒4—5天后再进行捡拾脱粒。其具有机械损失率低、适收期灵活、清选效果好、提升油品质量等优势。”
“今年春季气温较往年持续偏低,导致油菜收获期整体推迟15天左右。此次两段式收割亩产183.41公斤,证明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渝油342’,配套种肥一体化精播密植、根冠协调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构建稻茬早熟油菜良种、良法相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李加纳介绍。
该研究集成示范田面积达106亩,选用西南大学油菜团队自主选育的耐迟播、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渝油342”。该品种籽粒特大,具备抗倒伏、抗裂角、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等特性。此次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