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民政局: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全面加强临时救助资金管理

时间:2025-07-15 17:05:00

2025年以来,县民政局按照应救尽救、及时救助、适度救助、公开公正的救助原则,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立足兜底线、提时效、建机制,筑牢了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完善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不断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审批”机制,加强临时救助和低保政策衔接,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和资金使用效能。指导各乡镇广泛宣传,及时排摸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类型,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审核意见,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完善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社管委)、村干部、民政助理等职能作用,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对等方式,及时发现、核实和上报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上报”,县民政局对各乡镇临时救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主动下乡入户进行核查,防止出现漏报、错报现象。

完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为增强临时救助时效性,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困难类型、困难程度等,合理确定临时救助金额。坚持助力脱贫与防止返贫相结合、增强时效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程序,优化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救助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救助成效精准,着力发挥临时救助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完善救助政策宣传机制。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组织各乡镇进行政策培训,采取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形式全面学习、准确把握、融会贯通。印发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彩页,通过政府网站、乡村广播等大力宣传。要求民政助理、驻村干部、村干部等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带头做宣传、讲政策,切实做到救助有范围、有类型、有标准、有程序、有规范,实现应救必救、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临时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兜底性制度安排,发挥着“急救难”和“兜底中的兜底”作用。截止6月,共支出临时救助362.19万元,受益群众2522人次。

作者:李娜

编辑:李浩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