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的“烦恼”

时间:2025-07-26 04:27:00

中经记者 许心怡 吴可仲 上海报道

近期,法国游戏公司育碧在一份文件中将网络抨击列为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其指出,网络抨击往往有失偏颇,倾向于放大游戏的缺点,并可能造成集体抵制和退款。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中,游戏往往还被卷入社会、道德等相关的争议中。

公开信息显示,游戏产品因被网络抨击而声誉受损,乃至销量下降,早有先例。2020年年底,《赛博朋克2077》主机端表现与前期宣传不符,造成舆论反噬;2023年,由于原著作者与游戏内容无关的一些言论,《霍格沃茨之遗》遭受抵制……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网络抨击并非育碧面临的最大“烦恼”。多年来,这家老牌游戏公司虽然手握众多优质IP,但股价持续下跌,业绩陷入低迷困境,并面临游戏开发与发布失败、关键人才和技术流失、对技术发展和竞争性创新反应迟缓等多重风险。

网络抨击之困

育碧近期向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提交的企业年报显示,在这份380页的文件中,育碧列举了自身当前面临的多项具体且重大的风险,其中包括网络抨击。

“‘网络抨击’是指针对公司产品、团队或公开言论的大规模、有时甚至是激烈且有组织的批评行动……尤其是在公司作出战略决策、游戏出现技术问题,或部分公众认为某些言论具有争议性之后。”育碧方面表示,这些抨击往往出现在社交媒体、内容分发平台等互联网内容平台上,且往往有失偏颇,“随着大众对电子游戏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与艺术媒介的认知不断演变,围绕意识形态或社会议题的批评也日益增多,有时甚至掩盖了对技术或玩法方面的关注。这一趋势使得像育碧这样的游戏发行商更容易卷入与其作品所涉及的社会、道德或身份认同标准相关的争议之中。”

育碧方面表示,这类网络舆论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后果包括:玩家信任的流失和用户参与度的下降;销售额、预购量或应用内购买的减少;与危机管理、内容审核或争议游戏内容重设计相关成本的上升;育碧自身或合作伙伴平台上的流量波动加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类抨击活动甚至可能引发抵制呼吁或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从而损害集团的经济利益。”上述文件显示。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育碧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内部的声誉监测、危机管理与内容审核机制;针对新的舆论环境,调整了沟通策略,其法务部与人力资源部也制定了应对声誉攻击的相应流程;借助外部合作伙伴,协助其开展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策略。

2025年3月,育碧研发的《刺客信条:影》上线。《刺客信条:影》以16世纪的日本为背景,玩家有两个可操控角色可以选择——忍者直江和武士弥助,其中弥助近几年来成为玩家群体中的争议点。弥助出生在非洲,曾作为织田信长的随从短暂出现在零碎的历史记录中。而《刺客信条:影》则赋予了弥助“黑人武士”的身份,这引发了大量日本玩家的不满。

早在《刺客信条:影》发售前,相关游戏内容曝光后,“黑人武士”的存在就在网上掀起批评浪潮。

2024年7月,《刺客信条》团队发表道歉声明,其中提到,包括《刺客信条:影》在内的《刺客信条》系列并非旨在还原历史和历史人物,而是激发玩家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了解更多相关历史。

据悉,《刺客信条》系列前作中的主角(如阿泰尔、艾吉奥等)均为虚构人物,而与他们产生互动的部分配角则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游戏剧情也是如此——虚构的剧情与真实历史事件相融合。

尽管育碧作出了声明,但争议并未平息。

今年5月,据美联社报道,从去年5月《刺客信条:影》宣传片发布后,为这款游戏担任叙事顾问的学者堀佐知就持续遭到网络暴力——她的学术作品被翻出来加以评判,家人信息也被曝光。而实际上她的职责只是研究历史习俗和审阅剧本,并非创作角色。堀佐知直接联系了部分攻击自己的KOL和网民后,一些负面言论被撤回,部分网民向她道歉。

多款游戏被“反噬”

育碧描述的网络抨击带来的后果,如销量减少、被集体抵制等,并非夸大其词。

2020年12月,《赛博朋克2077》发售,游戏的主机版本中存在建模崩坏、频繁闪退、帧数极低等问题。然而,这款游戏上市之前宣传有极致的画质。巨大的落差使得该游戏和开发商CD Projekt Red短时间内声誉崩盘。有关这款游戏Bug(缺陷)的视频,如人物穿模、表情卡死、载具消失等,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上大量传播,游戏被玩家戏称为《赛博Bug 2077》。

《赛博朋克2077》上市不久后,索尼将其从数字商店下架,并对玩家开放全额退款;微软Xbox也对玩家开启了退款通道。

旋风随即卷向资本市场。CD Projekt Red股价一度在一周内暴跌40%。时至今日,该公司股价报254波兰兹罗提,较2020年高峰跌去大约四成。游戏发售的失败还使得投资人对CD Projekt Red提起集体诉讼,双方以185万美元和解。

CD Projekt Red联合创始人Marcin Iwiński在道歉视频中承认《赛博朋克2077》的主机版本质量没有达到想要实现的质量标准。但他也表示,作出发行决策的是自己和董事会成员,恳请玩家不要归咎于具有才华且辛勤工作的开发团队。

有的游戏本身完成度很高,却也受到抨击——2023年,华纳兄弟旗下公司基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改编的游戏《霍格沃茨之遗》发售,却因原著作者J.K.罗琳有关跨性别议题的言论遭到抵制。部分玩家呼吁不买、不宣传这款游戏,一些游玩这款游戏的主播甚至在互联网上招致批评。不过最终,《霍格沃茨之遗》的商业成绩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游戏发售1年多以后销量达到3000万份。有观点认为抵制运动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宣传了这款游戏。

面临多重风险

多年来,育碧股价持续下跌。这家老牌游戏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其实并非网络抨击。

在上述文件中,育碧共列出12项风险,网络抨击为中等风险。与来自互联网的无形攻击相比,电子游戏开发与发布失败、关键人才和技术流失、对技术发展和竞争性创新反应迟缓等是育碧所面临的更为紧迫的风险。

2024—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育碧录得营业亏损8260万欧元,净预订额为18.5亿欧元,同比降幅达20.5%。育碧方面表示,其业绩表现低于预期,是因为数款作品发行延期,以及部分主打游戏表现不佳。

不过,表现不佳的并非指《刺客信条:影》。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4月1日—6月30日)报告显示,《刺客信条:影》达到了预期,玩家数量突破500万,未来育碧还将推出拓展包来丰富游戏体验。

与之相比,《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则表现惨淡。《星球大战:亡命之徒》于2024年8月27日发布后,因销量未达到投资者预期,造成育碧股价下跌,在9月触及10年来最低点。2018年股价一度超过100欧元的育碧,如今股价不到10欧元。

随着市面上大型开放世界游戏和多人在线游戏产品数量的增加,育碧面临着开发成本提升,以及其他游戏开发商的竞争和人才流失的挑战。关于育碧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记者联系公司方面置评,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作为老牌游戏厂商,育碧虽然手握众多优质IP,但陷入业绩低迷的困境,因而招致中小股东不满,公司独立性受到威胁。

3月27日,育碧发布公告称,计划拆分三大IP《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及其开发团队,成立子公司。腾讯将对该子公司注资11.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亿元),获得25%股权。

育碧吸引腾讯投资,不仅是为了降低债务,强化资产负债表,也有意借此将育碧旗下IP发展为长青游戏。

育碧在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转型工作正在进行中,新的组织架构将于今年年底前公布。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