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培训在汉收官

时间:2025-05-24 19: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谢小玲 虢碧莹)5月23日,2025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专题培训在武汉经开区落幕。活动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来自宁夏、成都、青岛、深圳、广州、武汉等地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约300人参培,线上直播点击量超10万次。

活动期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等围绕基础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相关主题进行了专题授课和点评指导。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小学、青岛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代表分别介绍了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案例。

作为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武汉经开区三角湖小学和武汉经开区第一初级中学分别展示了本校自主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课程。武汉经开区第一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孙火林介绍,学校构建多元国际理解教育体系,通过“外教进校园”融合法语教学与文化实践、模联社团实战锤炼全球治理能力、“智能交通·未来出行”课程跨学科探索前沿技术等举措,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磊表示,将发挥好武汉经开区和各示范(特色)校的引领作用,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全市国际理解教育,形成更为丰富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经验,并在武汉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国际理解教育贡献武汉教育人的智慧和力量。

据悉,目前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已覆盖成都、青岛、深圳、广州、武汉和宁夏等多地,已有600余所中小学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其中武汉有18所。

培训总结中,夏娟表示,本次专题为实验区之间横向交流、建立友谊搭建了平台。希望参培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的消化转化,结合学校自身工作基础和条件,积极向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更多可复制的经验,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基础教育对外开放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培训收获特别大!”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师黄韵华说,“专家的指导和学校案例让我开了眼界,武汉的经验很受启发。回去后要把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教学,把国际理解教育做得更有新意。”

武汉经开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张艳梅表示,此次培训中,师生与各地专家深度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解。学校将构建“课程-活动-研究”融合体系,引导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文化实践,组建跨学科团队研发STEM课程,推动人文交流切实落地,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