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佛山基孔肯雅热首发病例所在社区、定点收治医院

时间:2025-07-23 12:01:00


佛山市最新通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据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截至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佛山市多个区县已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公众积极行动,及时清除蚊虫,杀灭成蚊。


探访首发病例所在社区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是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已累计报告230多例感染病例。当地疾控部门初报时即确立为疫点并立刻采取防控措施,目前这里已降为低风险疫点地区。


腾冲社区现有居民3600多人,居住密度较大。专业灭蚊队伍每天在蚊虫活动的早晚高峰时段对外环境及民居内重点场所灭杀成蚊,并向居民发放喷壶、蚊香等室内灭蚊产品,同时清理蚊幼孳生地水体和垃圾废物以消除成蚊藏匿处。目前,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基本未受影响。



目前佛山市所有出现病例的村镇均被确定为疫点地区,疾控部门根据蚊媒密度指数将其分为高、中、低风险地区。各村镇社区按 “一村一策、精准处置” 原则,围绕成蚊快速灭杀、环境卫生整治、蚊子孳生地清理三个重点,采取差异化措施。


佛山市疾控部门的监测显示,目前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为了确保不再出现反弹,已经降为中低风险的疫点地区,灭蚊灯相关措施并未削减。


国家疾控局和广东省卫健委日前都派出了专家组到佛山市指导和参与疫情防控。疾控部门以及专家评估认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据悉,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传播规模都较小,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本地传播。


佛山公布53家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名单


佛山市指定53家定点收治医院,已备好3600多张防蚊隔离床位并做好扩容准备,目前在院患者均为轻症,无重症病例。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是当地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机构中患者最多的一家,现有400多名患者在院治疗。医院专门腾出的病区加装了多项防蚊措施,如病房病床均配蚊帐。


澳门通报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7月18日,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报告称,患者是澳门居民,男性,61岁,居住于青洲大马路青怡大厦,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18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并呈阳性。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将安排接受住院治疗,患者同住人士暂无不适。


世卫专家提醒防范基孔肯雅热暴发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说,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阿尔瓦雷斯说,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


来源:广东新闻联播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澳门卫生局官网等